亚欧商学院校庆学术报告会顺利举行

时间:2018-11-08设置

金秋十月,桂花飘香,为庆祝华东师范大学67周年华诞,2018年10月10日,华东师大亚欧商学院校庆学术报告会顺利召开。本次报告会由亚欧商学院三位专职教师分别作学术报告,亚欧商学院的硕士生和部分经管学部的生参加了报告会。亚欧商学院中方院长何佳讯教授主持报告会。


亚欧商学院副教授王雪华为大家分享的主题是

“不确定性规避和迷信消费”

“Uncertainty Avoidance and Superstitious Consumption”



迷信,指的是与理性相悖或与已知自然法则不一致的信仰(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1985),其在市场营销中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迷信的信仰要么是文化的,要么是个人的,它可以带来好运或抵御厄运(Block&Kramer,2009)。例如在中国,8号=幸运和好运,数字4=运气不好;在美国,数字7=好运,数字13=运气不好。


关于文化对消费的影响,先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和权利距离信念,很少有人对不确定性规避(UA)的影响进行研究。UA是Hofstede(1991)提出的五大文化维度之一,在影响人们消费决策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很强的研究价值。


消费者依赖迷信信念做出决定的程度可能取决于其焦虑程度,除了依靠科学减少焦虑外,人们常常通过迷信消费以期获得好运。焦虑作为一种恐惧性情绪,是由对阻碍性结果的高度不确定性以及对情况的低控制引起的。


通过五个实验研究,王雪华副教授及其团队得出以下结论:

  • 具有高UA(通过慢性或通过情境启动激活)的消费者倾向于比具有低UA的消费者更迷信消费。

  • 具有高UA的消费者比具有低UA的消费者表现出更大程度的焦虑。

  • 焦虑调解了UA与迷信消费之间的关系

  • 控制点调节UA对迷信消费的影响。


如果一个人认为他/她无法控制自己的生活,所有发生的事情取决于外界的影响,如命运(即外部控制点),那么他/她会更多地转向外界寻求帮助,因此往往会为了好运或财富而进行更多的迷信消费。相反,如果一个人认为他/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自己的生活(即内部控制点),那么这个人将更多地依赖于他/她自己的内在资源,如力量,因此他/她认为命运掌握在他/她自己手中,从而减少了对外部资源的依赖,减少了迷信消费。


该研究的理论贡献在于第一次从文化视角研究了迷信消费,并分析了UA(不确定性规避)如何影响迷信消费的机制。同时该研究还有重要的管理意义:销售诸如幸运戒指或手镯等迷信产品的公司需要意识到,在避免高度不确定性的领域,他们的销售可能会更高;营销人员尤其需要在消费者外部控制与内部控制的维度方面做市场细分,因为UA对具有外部控制点的消费者的迷信购买比对具有内部控制点的消费者产生更强的影响。


亚欧商学院助理教授杨菲菲为大家分享的主题是

“企业多目标管理:管理控制标准化和灵活性的影响”

“Polychronicity in Managing Multiple Goals: The Effect of Control Formalization and Control Flexibility”



现在大多数组织都有多个目标,杨菲菲博士及其团队将其称为“目标多元性”(Goal polychronicity),并其视为一种新型的注意结构(Attention structure)。


组织控制(Organizational control)是指导组织实现目标的规则和程序,旨在提高组织效率。最显著的组织控制结构是控制标准化,即控制过程中明确定义、监控和管理的程度,而学者们越来越关注控制灵活性,即控制过程轻松快速变化的能力,控制标准化和灵活性共存。


杨菲菲博士认为控制系统将支持或降低组织参与更高多元性的能力,研究问题在于控制标准化和控制灵活性是如何直接或共同影响目标多元性。


2015年,通过对澳大利亚、美国、中国、以色列4个国家555家公司进行调查,与对战略和组织运营有深入了解的高级管理人员(例如CEO,CFO,董事总经理,副总裁)进行深入沟通,对大量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杨菲菲博士及其团队最终得出结论:

  • 控制标准化和目标多元性之间的关系首先增加,而在峰值之后效果变为负,呈现倒U形关系。

  • 控制灵活性与目标多元性正相关。

  • 控制标准化和灵活性对目标多元性起到共同作用,具体而言,控制灵活性可以在控制标准化的高低极端提高目标多元性。

  

该研究为组织目标理论和组织控制理论做出重要贡献:

  • 在管理多个目标时将连续注意力的观点扩展到不同水平的目标多元性,开辟了理论化和思考多目标管理的新方法。

  • 通过建立组织控制–标准化和灵活性-以及多个目标的管理之间的联系来扩展控制理论。


亚欧商学院助理教授张明月为大家分享的主题是

“参照群体规范与自我投入驱动的社交网络与线下口碑营销”

“Word-of-mouth Communication on Social Media and In-person Driven by Reference Group Norms and Ego-involvement”




在当前互联网社交媒体迅猛发展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通过社交网络媒体(例如脸书、推特、微信等)获得信息,并将有用或有趣的信息分享给自己社交网络内的好友、熟人、以及其它关注者。社交网络在人们的生活尤其是新闻资讯获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张明月博士及其团队从社交参照群组规范的视角出发,聚焦研究驱动消费者进行口口相传效应(Word-of-Mouth)的潜在社会心理学因素。


通过三个围绕参照群组、规范焦点(包括描述性规范和指令性规范)以及自我投入对于消费者参与特定话题口口相传的影响进行的深入研究。结果证明社交参照组规范在驱动口碑效应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而规范焦点的作用更是依赖于消费者与社交参照组之间的相似度/距离等差异。


对于从事口碑营销的职业经理人,该研究给出了几点建议,即选取目标消费者的参照社交群体作为Key Opinion Leader可以作为传统品牌或产品Celebrity endorsement的一种替代性选择;而当选取特定社交参照群体规范时应该结合目标消费者与该群体的具体关系调整规范焦点,以此获得更大的效应。


返回原图
/